2025年6月18日,华东理工大学陈宜峰教授受邀来访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并作题为《基于亲电试剂启动的不对称加成反应》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高研中心主任李中贤研究员主持。
在报告中,陈宜峰教授首先讲解了金属有机试剂在经典亲核加成体系的百年发展演进,及其在复杂分子合成中日益凸显的局限性:如预制备金属试剂需额外合成步骤、官能团耐受性不足、反应活性与立体选择性难以协同等;针对这一瓶颈,陈教授详细介绍了采用亲电性的有机卤化物在还原剂的作用下,无需经历金属有机试剂预制备的过程,直接对不饱和键进行加成这一设计策略及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思路解决了加成化学中长期存在的如大位阻四级碳手性中心及多手性中心精准构筑等难题,为创制新的加成反应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示了在医药和农药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整场报告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所展示科研成果前沿创新,互动提问环节围绕“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加成反应”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与会科研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为后续科研攻关提供了重要启发。
陈宜峰,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资助,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2012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3-2017年,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加入华东理工大学。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上海市科委“原创探索”项目基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廉价金属催化的羰化反应;2)手性配体的创新设计与不对称催化新方法开发;3)药物杂环分子的直接修饰。独立工作以来,已在Nat. Chem. (2篇),Nat. Synth. (1篇),J. Am. Chem. Soc. (6篇),Angew. Chem. Int. Ed. (7篇),Nat. Commun. (3篇),Sci. Adv.(1篇),CCS Chem. (1篇),Sci. China Chem. (2篇),ACS Catal. (2篇),Chin. J. Chem. (2篇)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